咨询热线:13337652652

您的位置::首页功效廊桥拾诗同题**3期:黎药

廊桥拾诗同题**3期:黎药

2024-05-14

本期诗作者:王雪、冯锦云、林小宁、符史东、朱桐佳、陈克亮、黎少才、方家慧、杨淑林、余玉红、刘海蔷、陈嗣怀、岑桂南、莫灵仙、曾晓华、王玉连



黎药


王雪


葳蕤的雨林自古充满神性

从每棵大树每根藤草

其实都懂黎语的

它们听到黎人用黎语呼它的黎名

如汉话的血藤牛屎青等等

并随着帕雅的腰篓回到黎寨

或捣或煮或饮或敷或熏

解除外伤内痛

数千年以后

物欲横流植被遭难

灵性的草木部分己与

用心倾听山林的老人

一同踏着夕阳远去再也没回来

幸有非遗记下现识草木的功效

走出大山人们称之为——

黎药



黎药


冯锦云


身体上的创伤,

我选用黎药,无不治愈。

这些深山幽谷走出的精灵,

经过特殊的处理,

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疗效。


可是,心灵上的创伤,

我到哪去找合适的黎药?

是在妣雅、帕雅的行医间,

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里,

还是在几千年黎族文化的药香中?


此时,风无语雨无言,

桌上几瓶质朴的黎药突然笑起来。

我心扉的门被一缕阳光推开,

脑海里响起铿锵的声音——

药尽其效,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黎药


林小宁


在海南中部的大山里

雨水充足,草木葳蕤

阳光、水份、土壤、空气

氤氲着数不清的花花草草

数不清的参天巨木


土茯苓、鸡血藤、巴戟天、胆木

一棵树、一枝藤、一朵花

大山中一株无名野草

或许都可入药,都可归于黎药


黎药,黎族人自己的草药

热带雨林的一份馈赠

几千年来

黎药,与黎族人一起共生存

一起呵护着

大山里一个族群的生命


守着大山

守着雨林

几千年的刀耕火种

疾病、饥饿、天灾人祸

磨难与抗争,生与死

生息与传承。繁衍至今

黎药,也许记录着一种生命密码


有时候,一味药可以治愈肌体之痛

一味药也能破解生存之道

黎药,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药



黎药


符史东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传世之宝

譬如黎锦

譬如黎药

黎锦早已声名在外

黎药仍旧躺在冰冷的大山里

画地为牢


大到一棵树

小到一根草

平凡之处见奇效

手採是草

煎服是药

黎药的奥妙无法言表


当医院药店到处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

当反中医的联盟堂而皇之的疯狂叫嚣

中医药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无处可逃


是背水一战

还是割地求饶

是断臂求生

还是力求自保

中国的医药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曾经的荣耀

黎族的传世之宝何时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黎药


朱桐佳


你不啬地生长在

那片刀耕火种的荒野上

虽在劣境中艰难挤身

忍受严寒酷暑的考验

却吸取了千万年的灵气

汇集了山水的精华

经日月轮回的提升

酿成了一剂剂

救助苍生的良药

让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

获得抚慰与安康



黎药


陈克亮


也许在黎山深处的花草树木中见到

也许在寻常巷陌里遇到

也许是在枯井破屋旁采摘到


是一块枯干的鸡血藤也焕发生命

是一条残败的雷公根草也伸直腰干

是一片三角枫叶也有情意

是一捆南瓜花也可入黎药

你因材就用

举不胜举


你以慈悲为怀

普度众生

因缘分生死

平凡而务实

亲民 护民

给黎民带来了希望和欢乐

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宽容

换来爱的永恒

2024.1.9



黎药


黎少才


黎药

把黎族祖先的智慧

传承发展光大

一枝叶

一丛花

一种草

一簇藤

神奇组合搭配

就能药到病除

甚至起死回生

也让我向往

在某一天

背起行囊

走进三江源

四处寻寻觅觅

收拾满山遍野的瑰宝

你会发现

哪怕是一味良药

也会闪耀人间

2023.12.23



黎药


方家慧


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

一根一茎

一叶一花

总是有道不完的黎药情缘

海南远古就有黎族祖先研制黎药的历史

黎族阿公阿婆采药背篓里盛装的

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义举

更是温暖人间的大爱

黎药从大山里走出来

生生不息

流芳世代

无怨无悔

守护一方平安

2023.12.22



黎药


杨淑林


无论是山巅还是平原

到处都有你的身影

无论是高大还是矮小

你还是努力的生长着

无论是名贵还是便宜

你的本质不变

无论是闻名遐迩还是

不起眼

你还是你

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

陪伴黎族同胞几千年

治愈着他们的苦痛

强健着他们的体魄

有着数不胜数的事例证明

你是黎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神灵

无论是神医开方还是阿婆的土方

只为功效好

求者遍山隅



黎药


余玉红


据说,某些疑难杂症,跑遍全岛的医院

也不见得能治好

可是,在老黎医那里

采几把草药就能奇迹般地解决问题

这就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却

有三千多年的医药积淀的海南黎药


天气炎热出现口渴尿黄

黎家人采来竹叶草、牛筋草煮水喝

在流感季节

用路边青、猴头毛、三叉苦、白茅根等煮水来防病治病

蚊虫叮咬的肿毒,将“天冬”捣烂了外敷

消化不良、胃胀等,将“鸡屎藤”烤热后擦敷

外观像骨头一样的“草珊瑚”,可以用来接骨

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林下沟边……

都生长着不起眼的草药

个须所取 各取所需 见你会不会用

这就是简便、绿色、价廉、疗效显著的海南黎药


山里的黎家人

犹如山中的精灵

每天上山下山

和每一株草私语

和每一味药相知

有时候要帮人寻找适合的医药

在山里一呆就是好几天

一把砍刀、一个背篓、一些盐巴、大米及蛇药

是上山必带的物品

入得深山,方有良药

这就是藏在大山里的神奇黎医黎药


从山上采集的草药,只有三天的药效

如果病患未来取走

这些草药便会混上槟榔和酒,用袋子包好扔掉

如果被取走了

病患用水煮过的药渣,也要同上述的做法一样

混上槟榔和酒,包好再倒掉

为什么要这样做

黎家老先生笑道

这些草药都是向大山求来的福泽

它们帮助别人解决了痛苦

这就是包含着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海南黎药


神奇的黎药文化保存在黎族老人的记忆里

黎族医药“接骨疗法”和“蛇伤疗法”

先后入选了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科技为黎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黎医黎药“走出大山”被人识的梦想逐步实现

药、医、护融为一体的黎药

继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康温暖

为海南创造巨大财富

2024.1.8




黎药


刘海蔷


是海南热带雨林守护神派出的精灵,

你幻做小草,野花,藤,树。

三千年了,

你和这个古老的族群一起繁衍生息,

一起看日出日落,

一起感受沧海桑田……


你立于房前屋后,

听过阿公阿婆苍凉而古朴的黎歌;

你藏身田头地尾,

看过姑娘小伙热情奔放的竹竿舞;

你矗立路旁溪边,

袅袅鼻箫曾进入你的梦里;

你隐于高山大川,

也曾为山兰酒的芬芳醉倒。


三千年了,

你和这个族群相栖相守。

你静静默立,

守候一个归属,

你钻入阿公的腰篓;

你藏于阿婆的头巾;

你挂在阿爸的锄把上;

你紧紧抱住阿妈的臂弯;

你献出你的皮、根、茎、叶、花,

你愿化身为汤药、敷料,

只为守护这个族群的平安!


庄子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就是三千年的你!



黎药


陈嗣怀


黎药,生于山野,长于幽谷

蕴藏着**神奇

一片叶子,一段枝干,一把草根

皆拥有疗愈的力量


岁月悠悠,千百年过去

黎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尽管居于偏僻山水间,贫穷无助

但他们拥有大自然的馈赠——黎药


当病痛来袭,他们不忧不惧

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总有那些熟悉的草药守护着他们

采下一片叶子,摘下一段枝干,挖出一把草根

轻轻熬制,病痛便在草药的滋养下消散


黎药,承载着黎族人的智慧

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

那绿色的草药,犹如一抹希望

照亮了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黎药的神奇仍被誉为瑰宝

它的名字,已成为疗愈的象征

那幽深的山林

因它而熠熠生辉

那遥远的黎乡

因它而温馨如画


愿黎药**庇佑这片土地

陪伴着黎家的儿女

愿这绿色的神奇,能治愈更多病痛

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安康与幸福

照亮未来的道路

2024.1.3



黎药


岑桂南


一个神奇的民族 一座神秘的大山

一种延续几千年渊博历史的传承

山的俊秀 水的甘冽 风的轻灵

铸就了黎山的深奥和丰满

一代又一代黎药师的成长之路

从一片叶子 一段草根 一朵花儿的研学之中

跨过几千年的探索与艰难

从远古的青涩走到今天的成熟

点亮了一束古老民族的智慧之光

于是 山的延绵 热带雨林的生长

蓝天下的大自然拥有了更加活跃的生机

田边地头 林下沟壑 房前屋后

那一棵棵益智 槟榔 砂仁 巴戟天

还有土人参 牛筋果 三叉苦 马齿苋

那些遇见里的绿植 平凡又不平凡

透过黎药师充满睿智的眼光

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深远

那数千种药草的精华自然独特

凝聚着各自瑰宝中**的灵性

体恤民间疾苦 抚慰疑难创伤

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精益求精

成就一本语言里的本草纲目

历经数千年的光阴 一路执着

在世人仰望的明眸里呈现着不一样的光环

翻开了医学界充满希望的新篇章

黎药 从历史中走来 带着民族的自豪感

走出大山 作为另一种精神脊梁 化神奇为力量

在广阔的大地之上 护佑万家一路安康

为每一个幸福的家园 点亮温暖灯火

为新的历史 迎接繁华盛世 造福岁岁年年

2023.12.29



黎药


莫灵仙


神奇、神秘,赋予了黎药一种独特的色彩。

悬挂在黎家阿公茅草屋内已经年代久远的黄猄蹄,

晾晒一地的鸡屎藤、地胆草、白茅根、金钱草……

一把砍刀,一个背篓,行走在黎山深处的,

是大山里黎药的守望者,

也是传承者。


一片叶子、一段枝干、一把草根,

一朵毫不起眼的花儿,

皆是黎家阿公背篓里的一味黎药。

或泡酒或煮茶,

或敷在疼痛的患处,

他说,

万物有灵,各有各的慈悲。


以一个民族独特的语言传承至今的黎药,

已有三千年。

有很多药方已经失传。

有很多药草也已经渐渐消失了。

黎家阿公突而轻叹一声:

老了,都老了。


走在大山深处的一位老者,带着幼童。

在一棵药草面前一指,

**让幼童给其根部绑一根红绳,

留下一两毛钱的画面,

又一次在黎家阿公缓缓叙来的回忆中,

越来越清晰地掠入我的眼帘,

却又渐行渐远。

2023.12.30



黎药散文诗


曾晓华


在大山雨林里。阳光,土壤,气温,清风。
每一棵树,一朵花,一株草。如沉香,胆木,鸡血藤,凤仙花,金钱草……
都带有灵性,皆可入药。和黎民的生命,息息相关。
我们叫黎药,是民间的“偏方”,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
预防,治愈与传承。
如今。黎药已经纳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挖掘和弘扬。
终于,揭开了黎药的神秘面纱,发扬光大。
从此,黎药走出了大山,有了“正牌”身份……



黎药(散文)


王玉连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有叫创可贴的东西,也不懂何为消毒水,摔倒了,磕破了皮,母亲便找来“肥料草”(据说大锅饭时代人们收集此草铺在水田里沤肥,此草由此得名)的叶子,小木凳子一翻,砍柴刀背在凳子肚上捻几下,撒少许稀饭汤于药末,敷在伤口上凉凉的,有点痛,可是血不流了,两三天之后伤口便愈合了。
小时候的我,没见识过那么多的药膏。小腿上长了疮,母亲便取来“母隆树”(一种农家人曾经很喜欢种做篱笆墙的树,折断其末端有白色汁液)汁,用鸡翅膀上的硬毛轻柔的涂抹在已经清掉脓的疮痍上,直到出现白色的泡沫。疮口不碰水。几天之后,疮口结疤、收缩、脱落。记得侄子的后脑上长了个大热疮,灼热的痛感使顽皮的孩子也忍不住哼哼。母亲去胶园摘了几根“卷尾草”,捣碎,加些稀饭汤,使其更有粘性。敷贴两三天,原本红肿的热疮已经消肿,敷化成淡黄色的脓块。母亲用新削好的竹片将其剔出,算是大功告成,剩下的事就是等它自行愈合了。又比如某年的端午节,某人贪嘴,连吃了两个热气腾腾的大粽子,结果引起肠胃不适,又拉肚子又吐的。那也不用紧张,只需找来“母隆树”的叶子,还有黄皮叶和酸草,揉碎了用一碗凉开水泡一会喝下去,很快就可以恢复神气,停此又拉又吐!母亲没读过书,记性却很好。乡邻在生活中得出的经验之谈,耳提面授,她就记住了,并且**都不会忘记。
然而渐渐的,由于人们过于勤快的喷撒除草剂,园地、房前屋后,寸草不生。铁丝网也代替了“母隆树”,再不见可怕的山蚂蟥,也不见了那些平凡又神奇的黎药……它们曾经那么接近我们,如今却渐行渐远,变成了传说。
2024.1.8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黎医黎药网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

Copyright © 黎医黎药网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

咨询热线13337652652
扫一扫关注我们
TOP